您现在的位置是 : 首页  >  贸易动态  > 正文

环球热文:数智创新 赋能招就!2023年高职院校招生就业高峰论坛举行

日期:2023-04-23 04:29:44 来源:湖南日报

湖南日报4月20日讯(全媒体记者 余蓉 通讯员 王荣辉)为深入探讨交流高职院校招生、人才培养与就业创业工作,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,4月20日,由中国教育在线主办的“数智创新 赋能招就——2023年高职院校招生就业高峰论坛”在长沙成功举办。来自各省市教育招生主管部门领导,国内百余所高职院校招生、就业负责人,以及教育界专家学者等200余名嘉宾参加本次大会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在论坛主题分享环节,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专家组成员、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委员、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做了《高等教育的挑战与职业教育的发展》的主题报告。

陈志文表示,近年来,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,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普及化阶段。在此背景下,叠加适龄人口数量减少效应,高校间生源竞争加剧。面对高等教育的诸多挑战,高校更应强化办学质量,提升办学特色。

目前,全国高校已普遍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。中国国际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专家委员会委员、天使百人会副理事长、高校创业投资委员会主任周洛宏在论坛做了《双创教育及双创赛事》的主题报告。他从“互联网+”大赛的起源、发展现状、国家政策、赛事规则等多方面做了详细解读,让与会嘉宾对这一赛事有了更新、更全面、更深刻的认识。

人工智能时代,借助大数据进行志愿填报,成为众多考生和家长的新选择。会上,中国教育在线副总编辑、掌上高考总编辑杨鹏贤做了《2022年高考数据分析及招生工作数智化的相关探索》的主题报告。他认为,高等教育领域正迎来数字化、智能化与传统教育融合发展的趋势,而数字化、智能化招生必将促进高校招生数智化产品落地应用,让高校招生咨询工作更智能高效。

招生工作作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入口,在新高考背景下,面临着许多新政策、新要求以及新挑战。会上,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办主任房磊做了《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招生工作策略与实践》的主题报告。

房磊表示,与改革前相比,新高考在志愿填报单位、志愿数量和填报要求等多方面发生了变化,打破了原来的招生院校中心地位,强化以专业为导向,这也对学校的专业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因此,高校在加强专业内涵建设的同时,还需加快自身的专业结构调整,实现专业(群)重组与优化。

“数智化”引领高校就业服务体系建设,是当前人才服务最鲜明的时代特征。中国教育在线副总编辑、就业桥总编辑马杰做了《数智化为院校就业工作创新赋能》的主题报告。他表示,目前高校就业市场供给与需求结构性错配,是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,要利用数智化手段,解决岗位需求和毕业生能力期望的结构性错配问题。

高职院校是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的主阵地,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。会上,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喻品风,以《从选材育人到充分就业》为题,进行了分享。他介绍,近两年学校招生规模逐年扩大,招生计划不断增加,通过单独招生考试录取的学生比例已达到50%,生源质量也取得较为明显的提升,最近两年学校初次就业率均处于全省同类学校前列。

高校人才培养如何精准对接行业需求?供需两端如何更加活跃?学生的就业渠道如何不断拓宽?会上,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吴卫介绍,近年来学校根据办学特色与优势,紧扣地方经济发展,对接新型产业需求,与不同本科层次高校开展了专业合作与联合培养项目,与行业企业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,取得了积极成效。

目前很多企业与高校深化合作模式,缩短用人市场与人才培养的距离,既满足产业急需,又促进毕业生就业渠道更加精准和畅通。会上,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战略合作部教育行业负责人郭晓东,以《从产业侧人才需求看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工作》为题,进行了分享。

郭晓东表示,数字经济正在成为引领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,也催生一批数字领域新职业。目前网信领域正成为数字中国建设的关键能力,其人才需求近年来急速增长,缺口巨大,需要高校培养提升学生综合能力,匹配企业用人标准,满足市场需要。

招生与就业,是高等教育的两个重要环节,二者是相互关联、相互影响、相互促进。本次论坛,为全国高职院校搭建了交流思想、分享经验、解决问题的平台,各高校及行业专家在招生与就业方面的经验成果,为全国其他地区的学校提供了有效借鉴,为新时代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力量。

标签:

推荐